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部门概况  本科教务  实践教学  培训与评估  研究生管理  服务指南 
 
  实践教学  
 
 实验教学 
 实习管理 
 毕业设计 
 教学实践基地管理 
 创新创业项目 
 学科竞赛管理 
 
  创新创业项目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实践教学 > 创新创业项目 > 正文
 
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全流程指南(2025版)
2025年09月29日 15:01      浏览:

一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时间节点

(一)7月 —— 题目选题征集阶段

    核心工作:开展下一年度项目题目选题征集

(二)9月 —— 项目申报启动阶段

    核心工作:启动下一年度项目申报

(三)10月 —— 开题检查阶段

    核心工作:进行下一年度立项项目开题检查

    各项目须完成前期的可行性论证、文献综述等工作。

(四)次年3月 —— 中期检查阶段

    核心工作:对在研项目进行中期检查

    国家级(含重点领域支持项目)、省级项目根据中期检查情况确定,并按照项目级别划拨经费。

    检查内容:重点考查学生在项目研究中发现新问题、运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情况。着重考查项目实施研究过程(重点是实验过程),项目阶段性成果(包括文献资料综述、调研报告、研究或设计方案、图纸、实验记录、论文、实物等),存在的问题以及后期的解决路径,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及过程记录册填写情况等。

(五)第三年3月 —— 结题验收阶段

    核心工作:开展在研项目结题验收

    项目通过结题验收,学生可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证书。

二、相关说明

   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“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”和我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
(一)选题建议要求

    选题应适合本科生实施开展,鼓励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战略需求,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,题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:1、泛终端芯片及操作系统、重大应用软件的应用开发;2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;3、新材料及制造技术;4、新能源与储能技术;5、生物技术与生物育种;6、绿色环保与固废资源化;7、新一代通信技术、千兆光网技术和新一代IP网络通信技术;8、生物医学工程与精准医学、脑科学和类脑计算;9、城乡治理与乡村振兴;10、社会事业与文化传承。

(二)企业命题选择

    鼓励高水平科研团队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,提供企业选题,并明确校内指导教师。

(三)项目类型

   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行项目式管理,分为国家级、省级、校级三个级别。项目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(含科研创新训练项目)、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。

1.创新训练项目

    本科生个人或团队,在导师指导下,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、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、研究报告撰写、成果(学术)交流等工作,执行期原则上为1.5年。

2.创业训练项目

    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,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,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、开展可行性研究、模拟企业运行、参加企业实践、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,执行期原则上为1.5年。

3.创业实践项目

    本科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,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(或创新性实验)的成果,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,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,执行期原则上为2年。

(四)项目培育

    按照“创意、创新、创业”三创融合的理念,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。项目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完整的研究链条,须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。

(五)申报条件

1.项目申报人须符合以下条件:

(1)申报人应富有合作精神,学有余力,对科学研究、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兴趣。

(2)创新训练项目(含科研创新训练项目)申报人可以是个人或团队(1-5人),需为本科生;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人必须是团队(3-5人),需为本科生;创业实践项目申报人必须是团队(3-5人),需为本科生。

(3)每名本科生每年只能负责或参与一个项目,且保证在毕业之前结题。曾因个人原因终止或退出项目的学生不能申报新项目。

(4)申报人要在相关教师指导下,严格执行学校相关财务管理规定。

2.学校鼓励申报人跨学科、跨院系、跨专业联合申报。

3.申报人必须选择一名相关学科的教师为指导教师,其中参与创业实践项目的学生需有企业导师(其工作单位的业务范围与项目研究领域一致,且企业导师在该企业工作10年以上或担任企业部门经理以上职务,并具备熟练地沟通和指导技巧),实行双导师制,指导教师主要负责项目的指导、监督和管理。每名指导教师每年最多可以指导3项创新创业项目。


教学与科研工作部

2025年929


 

网站声明:转载或引用本文,须注明本文出处,违者必究

 

大连理工大学 |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|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| 大连理工大学教学运行保障中心 |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| 教师发展中心 | 科学技术研究院

Copyright © 2013-2024 by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教学与科研工作部(招生办公室)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地址: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大工路2号 邮编:124221 Email:jxswb@dlut.edu.cn 电话:86-427-2631950 ICP备案:辽ICP备05001357号